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處于肥胖狀態?
按照人的體質來說,BMI大于24就屬于超重,而BMI大于28就屬于肥胖。男性腰圍≥85厘米,女性腰圍≥80厘米為腹部脂肪蓄積的界限。
BMI=體重(KG)/身高(米)的平方
例如:一個身高1.7米的人,體重85KG,那么他的BMI=85/1.72≈29.5屬于肥胖。
如果你的體重BMI超過了24,我想你該開始重視起來了。
肥胖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?
其實,很多病最開始的表現形式都是胖。
肥胖并發糖尿病:
大量研究證明肥胖與胰島素抵抗正相關,尤其是中心性肥胖,也就是腰部肥胖。
肥胖并發血脂異常:
肥胖常合并高脂血癥,成為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。
肥胖并發高血壓:
肥胖者高血壓患病率高,肥胖是高血壓的危險因子。
肥胖并發心臟肥大及缺血性心臟病:
肥胖常與高血壓、高血糖、血脂異常同時并存,導致心臟病。
肥胖伴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:
肥胖的人更容易打“打呼嚕”、甚至呼吸暫停,因為脂肪堆積造成咽喉部的腔外壓增高,在進行吸氣時容易塌陷。這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高危因素。
肥胖并發肝損害:
肥胖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異常,其中以GPT升高為主。
肥胖并發腎功能異常:
肥胖可影響腎臟的血流動力學,即使血壓正常、血糖正常的肥胖者,也會造成腎功能紊亂,嚴重時會出現蛋白尿、腎病綜合征、慢性腎功能不全。
肥胖并發內分泌功能異常:
肥胖者可引起垂體前葉功能、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。
肥胖并發男性性功能異常:
肥胖者體內睪酮值低、雌二醇增高,容易引起性欲減退、早泄、陽痿。
肥胖并發婦產科疾病:
相比歐美女性,中國女性體內胰島素水平較低,而胰島素水平受肥胖影響,會引發女性月經紊亂、多囊卵巢綜合征等。數據顯示,我國不孕不育者已超4000萬,占育齡人口的12.5%,而20多年前,這一數字僅為3%。
肥胖并發骨科疾病:
國人骨骼厚度和寬度相對較小,體重增加容易引發關節炎、肌肉勞損等問題。此外,國人奶制品攝入量不足,骨骼質量相對較差,一旦胖了,對骨骼和關節都是額外負擔。
肥胖并發惡性腫瘤:
肥胖還可增加惡性腫瘤發病率,肥胖婦女子宮內膜癌比正常婦女高2-3倍;肥胖男性結腸癌、直腸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生率較正常人高。
如何避免肥胖?
我們必須坦然面對肥胖致病這個現實。
01/平衡合理飲食
采用合理的飲食方法,做到每日三餐定時定量,科學安排每日飲食,不油膩、不過甜和不過多,適當增食蔬菜和粗糧,多素食、少零食。
02/多運動
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,消耗多余脂肪,也可以幫助消化不良情緒。
03/作息規律
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根據年齡不同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時間,既要滿足生理需要,又不能睡眠太多。
04/焦慮時別碰“升壓食物”
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巧克力、奶油蛋糕等甜食可以減壓。加班時最好拒絕宵夜,實在餓的話多吃些少油少鹽、清淡的食物。
05/緩解壓力、保持心情舒暢
一方面,壓力可以讓很多人暴飲暴食,另一方面,壓力本身可以使人體產生“壓力荷爾蒙”,導致脂肪堆積。
預防長胖,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。當你真正沉下心來健身、運動、健康飲食的時候,疾病也會離你越來越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