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俗話說,打鐵還需自身硬,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期,自身的機體免疫力是我們對抗新冠病毒的基石。提高機體免疫力除了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外,膳食保證也是很重要的一點。下面我們來看看疫情期間如何合理膳食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疫情期間,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問題?
1、嚴格做好生熟分開,處理生、熟食物之間和之后必須洗手。
2、堅決不吃野味,盡量不接觸活禽畜。
3、食物要完全煮熟煮透,特別是肉、禽、蛋和水產品類等微生物污染風險較高的食物。
4、醬鹵肉等即食食品盡量一頓吃完,吃不完的必須熱透再吃。
5、避免食用平時很少食用的食品或沒食用過的食品,避免發生過敏。
6、家庭可實施分餐制,養成使用公勺公筷好習慣。
健康人群如何安排三餐?
遵照膳食平衡的原則,最大程度的滿足人體營養和生理功能的需要。
1、注意食物多樣性、以谷物類為主,保證能量供應。
2、多攝入蔬菜水果,盡量多吃深色蔬菜,提高微量營養素和植物化合物的攝入。
3、適量攝入魚肉蛋奶,確保優質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入,不吃野味。
4、少油少鹽少糖,不抽煙喝酒,減少炎癥發生。
5、吃動平衡,飯后注意活動消化,每天至少在家里進行半個小時的運動。
輕癥和康復期患者如何安排飲食?
1、保證能量充足,確保優質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入,輕微癥狀也會使基礎代謝提高,能量充足、蛋白質充足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礎。
2、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,盡量多吃深色蔬菜。
3、適當增加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等茶油、橄欖油、菜籽油的攝入,這些都對炎癥康復有好處。
4、保證充足飲水量,水是營養素運輸的載體和保持內環境穩定所必需,也有呼吸器官潤滑作用。
5、保持適量身體活動,三餐吃好,規律作息,保證睡眠。
6、如有進食不足,可考慮選用營養素補充劑、營養強化食品、奶粉等為補充。
住院重癥型患者,如何安排營養,提高免疫力?
很多研究證明,營養支持和治療對危重癥患者的治愈非常重要??筛鶕颊叩臋C體總體情況、出入量、肝腎功能以及糖脂代謝情況等,請營養醫師或臨床營養師在營養診斷的基礎上,采用序貫營養支持的原則制定個體化營養方案。
如能進食,可根據重癥型患者的實際情況,考慮少量多餐,每天6~7次利于吞咽和消化的流質食物,以蛋、大豆及其制品、奶制品、果汁、蔬菜汁、米粉等食材為主,注意優先補充足量的優質蛋白質食物。
病情逐漸緩解的過程中,可攝入半流質狀態、易于咀嚼和消化的食物,隨病情好轉逐步向普通膳食過渡。
疫情一線工作者,如何保障膳食營養呢?
一線工作者的工作量大、壓力大,身體處于應激狀態,更需要營養膳食和能量的充足。能量和營養充足、膳食平衡仍然是一線工作者的膳食基本原則。
如果工作忙或膳食不足的話,可適當補充全營養素補充劑,或者奶粉、特醫食品等。也可每天額外口服營養液以補充能量400~600kcal,保證充足的營養需求。
文章綜合整理自國家衛健委官網、中國營養學會、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