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今年入夏以來,高溫天氣早早“開工”,還未入伏,就已連續突破紀錄。不少網友對此感嘆:躺在床上是“紅燒”,下床是“清蒸”,出門變成燒烤,回到家里又要“回鍋”……
高溫天氣不僅暑氣蒸人,還帶來了可怕后果。鄭州一名男子因嚴重中暑患上熱射病,全身臟器像水“煮”過一般,出現損傷;浙江一名工人因罹患熱射病多臟器衰竭,歷經31小時搶救不幸去世。
熱射病到底有多可怕?
一個真的會“熱死人”的“高溫殺手”!
熱射病與普通中暑
很多人都知道,長時間呆在高溫環境下會中暑,但很少有人能將普通中暑和熱射病分辨出來。
相關研究資料表明,中暑分為多個程度:先兆中暑、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,而重度中暑又分為熱痙攣、熱衰竭和熱射病。
也就是說,在熱射病面前,普通中暑就是個“弟弟”。
熱射病,也稱“中暑性高熱”,主要指長時間待在悶熱環境下,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衡,汗液無法及時排除體外,導致熱量急劇蓄積在臟器及肌肉組織,引起皮膚干燥、人體核心溫度升高等癥狀,繼而影響全身臟器功能,出現肌肉痙攣、休克、呼吸困難,甚至多器官衰竭等嚴重后果。
由于不了解熱射病,很多人將熱射病等同于普通中暑,輕視了其嚴重性。實際上,二者在癥狀表現上有明顯的區別:
普通中暑,往往出現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乏力、面色潮紅、大量出汗等癥狀。
熱射病,除了具有普通中暑的癥狀,還伴有皮膚灼熱、意識障礙(如譫妄、驚厥、昏迷)、局部肌肉痙攣、心動過速、呼吸困難等表現。
熱射病的典型特征:
1、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;
2、高熱,身體核心溫度>40℃;
3、皮膚灼熱,早期出汗,繼之“無汗”;
4、意識模糊、驚厥,甚至無反應。
劃重點:判斷患者是普通中暑還是熱射病,關鍵看其意識是否喪失或正在喪失,熱射病患者會伴有意識喪失、抽搐等癥狀,而普通中暑患者不會。
熱射病為何會致命?
熱射病是一種急性、致命性疾癥,死亡率高,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,死亡率能夠達到70%—80%。
為什么熱射病真的能“熱死人”?
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呂奔教授團隊在《科學》雜志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,揭示了熱射病的致死原因:患者高體溫通過Z-DNA結合蛋白-1(ZBP1),誘發過度的程序性細胞死亡,從而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,患者的神經系統、呼吸系統、肝腎系統等都會相繼損傷,如果得不到及時、妥善的救治,患者就會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。
哪些人群需謹防熱射病
眼下,三伏天來襲,多地出現高溫橙色預警,戶外活動時,一定要做好防暑措施,當心熱射病,以下人群尤為注意:
1、戶外長時間作業的人群,如環衛工人、建筑工人;
2、長時間呆在高溫封閉空間(如車間、汽車)的人;
3、患有慢性病,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;
4、年老體弱者、兒童和孕婦;
5、系統性硬化病、廣泛皮膚瘢痕或先天性無汗癥患者。
如何預防熱射病?
在高溫天氣盡量減少外出,尤其是年老體弱者、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。需要長期在外勞作,或工作環境悶熱、空氣流動差的人群,最好事先準備一些鹽水、冰塊、防暑藥物等。
高溫環境下,一旦自己出現頭暈、胸悶、肢體不協調且平衡能力差,或意識不清時,要及時就醫,千萬不要硬撐。
不慎中暑后,要牢記四點:
1、迅速離開高溫環境,轉移到陰涼通風處。
2、及時補充淡鹽水。
3、人工散熱,盡快脫下衣物,濕毛巾冷敷,冰敷腋下,酒精擦拭身體等。
4、出現頭暈、惡心、體溫高達40℃時,應盡快撥打120,及時送醫治療。
今年“高溫事件”已持續30多天,各位家人朋友一定要做好防暑準備。一到夏天就容易疲勞乏力、心悸氣短、體虛多汗的人群,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益久舒?生脈飲,改善氣陰兩虛,益氣養陰生津,朝氣蓬勃地度過炎炎夏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