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9月23日開始,進入農歷的秋分節氣。俗話說,“秋分定年景”,這段時間不僅是五谷歸倉的收獲時節,從健康養生的角度講,也是適宜養肝補脾的時期。
為什么秋分要補肝脾?
·秋分到,陽氣入地,陰氣漸長。首先傷陽,而肝脾主陽,容易受到傷害。
·夏季時天氣炎熱,很多人貪涼,久居空調房,食用較多冷飲。寒涼傷脾,可累積至秋分。
外邪與內寒的雙重打擊,導致這段時間肝脾容易出現問題。
肝脾在人體中承擔哪些重要功能?
·脾為后天之本,是氣血運化之源。中醫認為,脾胃虛則百病生。脾胃一虛,五臟六腑跟著虛,免疫力也隨之下降,可謂牽一“脾”而動全身。
·肝臟調節人體氣機,肝氣暢達,有助于人體臟器發揮正常作用。
秋分養不好肝脾,可能出現哪些問題?
·虛證:四肢無力、食色無味、頭暈、面色發青或萎黃、失眠多夢、口腔潰瘍,便秘等;
·實證:口干口苦、煩躁易怒、月經紊亂等。
為什么用秋天的果實補肝脾?
中醫強調順應四時,不同季節用不同的食物養生。秋分,正好是瓜果飄香、五谷豐登的季節。“五谷為養,五果為助”,秋分食用豐收的果實,是補肝脾便捷的辦法。
哪些應季的主食雜糧能補脾胃?
小米
功效:小米味甘,性溫。補益后天之氣,可補脾益胃,增強抵抗力。
脾胃虛弱的人更適合這樣食用:先把小米放入鍋中炒香,之后熬粥。
小麥
功效:健脾養胃
食用方法:制作面條等面食
·部分黃色的五谷雜糧,比如黃米、小麥、黃豆、玉米等,也有一定的補脾功效。
紅棗能補脾,怎么食用更合適?
作用:中醫認為紅棗性溫,味甘、歸脾、胃、心經,具有健脾益氣、養血安神的作用。
食用方法:蒸熟后再吃,避免傷脾胃。
·代茶飲——桂花紅棗茶
制作方法:一顆紅棗,切成幾塊,加入桂花少許,紅茶少許。倒入開水泡3分鐘至5分鐘后即可飲用。
作用:疏肝健脾。
秋分節氣食譜
主食:小米粥、紅棗玉米窩窩頭、烤紅薯、蒸南瓜
蔬菜:山藥炒木耳、燉扁豆、肉丁蕓豆、清炒小白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