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每到四月,不少人總被春困“黏”住:白天哈欠連天、工作效率下降,甚至開車時都難抵倦意。這背后藏著哪些健康密碼?破解春困,先從搞懂這些問題開始。
為什么春天容易犯困?
春困本質是人體對季節變化的正常生理反應。
1、隨著氣溫回升,體表血管擴張,血液更多流向四肢,大腦供血相對減少,易出現困倦感。
2、春季光照時間延長,褪黑素分泌規律被打亂,生物鐘需重新適應,也會加劇困意。
3、冬季運動量減少導致的身體代謝放緩、春季濕氣加重引發的脾虛濕困,都是春困的“幫兇”。
春困放任不管有危害嗎?
若因困倦頻繁熬夜補覺,會打亂晝夜節律,影響免疫系統。中醫認為,春困若伴隨頭重如裹、四肢乏力,可能是濕邪入侵的信號,長期不調理易損傷脾胃。
若春困持續超過兩周,且伴有頭暈、心慌,建議及時就醫排查貧血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。
如何高效趕走春困?
1、飲食巧搭配,健脾祛濕是關鍵
·早餐喝碗燕麥小米粥,搭配水煮蛋補充蛋白質。
·午餐加份清炒時蔬(如芹菜、茼蒿),促進腸胃蠕動。
·下午犯困時,用5克陳皮、3克綠茶煮水飲用,既能提神又可化解濕氣。
·忌吃生冷油膩,減少脾胃負擔。
2、利用碎片時間激活身體,10分鐘見成效
·午休后靠墻深蹲3組(每組30秒),激活下肢血液循環。
·久坐時做頸部拉伸(頭后仰輕壓下巴),緩解肩頸僵硬。
·每天步行30分鐘,選擇陽光充足時段,幫助調節生物鐘。
3、犯困時按壓“提神三穴”,喚醒大腦
·太陽穴(眉梢與外眼角連線中點凹陷處),按揉1分鐘。
·百會穴(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點),輕叩20次。
·風池穴(后頸部發際線兩側凹陷處),用拇指按揉至酸脹感。
春困不是“懶癌”發作,而是身體發出的季節適應信號。通過科學飲食、適度運動和簡單調理,就能輕松解鎖春日活力。你還有哪些對抗春困的妙招?評論區分享,一起喚醒好狀態!